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光明網(wǎng)訊(記者李澍)12月7日至8日,“共同富裕與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30人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qū)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分會主辦,北京師范大學文理學院哲學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承辦,中國人民大學當代中國哲學發(fā)展研究中心協(xié)辦。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珠海校區(qū)黨委書記、文理學院黨總支書記韋蔚,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分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臧峰宇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會議開幕式由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分會秘書長王立教授主持。
與會學者合影
韋蔚在致辭中首先代表北京師范大學特別是珠海校區(qū)對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她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本質要求。在當代中國,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中探索共同富裕的實現(xiàn)路徑。其中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深入理解、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科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有雄厚的教學和科研實力,是國內(nèi)哲學研究和教育重鎮(zhèn)。珠海是國家首批對外開放的經(jīng)濟特區(qū)之一,具有非常鮮活的改革創(chuàng)新動力。期待具有悠久歷史傳統(tǒng)的北京師范大學能夠在珠海孕育出充滿活力的新的學術生命體。
臧峰宇在致辭中首先代表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分會和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向與會的各位領導和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并向承辦本次會議的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qū)文理學院哲學系表示衷心感謝。他強調,共同富裕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和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重要維度。中國式現(xiàn)代化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的普遍性與中國發(fā)展的特殊性,歷史規(guī)律的決定性和歷史主體的選擇性,社會發(fā)展的系統(tǒng)性與實踐探索的創(chuàng)新性。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重要特征。在當代中國語境中闡釋馬克思主義正義論的理論特質,應當以符合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路分析當代中國公平正義問題,使公平正義這一價值訴求成為人們自我實現(xiàn)的文化自覺。期待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分會同仁共同努力,建設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的中國學派,為推動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做出我們的貢獻。
隨后,大會表決并通過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分會專業(yè)委員會新增理事名單。
本次研討會共設置了7場主旨發(fā)言,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30余位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
第一場主旨發(fā)言由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分會顧問、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政治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段忠橋教授主持。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分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張文喜教授,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分會副會長、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原主任程廣云教授,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分會副會長、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李佃來教授,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分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臧峰宇教授,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分會副會長、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林進平教授進行主旨發(fā)言,并展開熱烈討論。
張文喜探討了“財富與美德之相通”的問題。他提出,要重新理解亞當·斯密思想當中財富與美德的關系問題,要把兩者重新打通。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中可以提煉出他對人的三類劃分:商人、有同情心的人和完整的人。只有將上述三類人相結合,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完整的人”。在亞當·斯密的核心概念“看不見的手”之下,每個人都可以既有財富又有美德。要揭開亞當·斯密關于財富與美德的“結”,讓一個人同時成為商人、公平正義者和慈悲者,就不能把經(jīng)濟生活和道德生活割裂開。
程廣云發(fā)言的主題是“共同富裕與平等、正義、意識形態(tài)——從阿倫特、羅爾斯和皮凱蒂看共同富?!?,他圍繞共同富裕與平等、共同富裕與正義、平等與不平等的價值觀導向三個問題展開。
李佃來圍繞“馬克思主義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問題展開論述。他認為,馬克思的公平正義觀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根本價值追求,以人民為價值主體。對于中國式現(xiàn)代化而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公平正義觀點是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價值前提。
臧峰宇在以“作為平等的正義與共同富裕”為主題的發(fā)言中提出,應將馬克思的正義論理解為一種作為平等的正義。馬克思正義論的優(yōu)勢在于對平等的強調。西方現(xiàn)代化因其資本邏輯而難以實現(xiàn)社會平等。中國式現(xiàn)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作為平等的正義的角度理解公平正義問題,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內(nèi)在要求。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要基于歷史唯物主義進行道德論證。為此,要確立一種多層次的平等原則,思考什么是公平正義的良序以及它應當如何實現(xiàn),進而關注平等的精神向度,將平等作為一種體現(xiàn)社會性的人性命題,在理解這個命題的過程中考量人們的精神追求對其社會行為的影響,深入探究如何逐步實現(xiàn)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林進平發(fā)言的主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平正義觀三題:性質、內(nèi)容與特色”。他認為,必須要澄清三個問題:第一,什么是社會主義公平正義。作為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具有濃厚的馬克思主義特色,它是對霍布斯、洛克等人占有性的、利己主義的公平正義觀的批判性審視。第二,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分配正義?在考察分配正義問題時,要認真考慮應當如何認識社會以及公共權力。同時思考如何讓社會更有活力。第三,什么樣的公平正義具有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公平正義在當今時代應當正確處理理性與情感之間的關系,通過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維度來避免過度理性化所帶來的社會冷漠,同時引進理性的維度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維度得以升華。
隨后,段忠橋對第一場主旨發(fā)言進行了點評。他指出,第一,應當明確并正確認識共同富裕的內(nèi)涵,這一概念是在中國語境之下提出的。第二,共同富裕是哪些人的共同富裕。第三,共同富裕具體包含哪些內(nèi)容。第四,阻礙共同富裕實現(xiàn)的因素有哪些。只有明確了上述問題,在實踐方面才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在上述問題中包含著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新的生長點。
第二場主旨發(fā)言由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時中主持。陜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教授袁祖社、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編審王志強、北京師范大學文理學院哲學系教授王葎、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義天、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分別圍繞“‘差異化社會’的共同富裕難題——非共同體化生存的正義價值困境”“對修辭術的政治哲學批判”“中國式現(xiàn)代化敘事的政治哲學分析”“共富與共存”“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內(nèi)生邏輯與自主的歷史敘事”展開論述。
第三場主旨發(fā)言由王志強主持。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林育川闡述了“政治哲學視域中共同富裕的四重內(nèi)涵”,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教授劉榮軍闡述了“共同富裕與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思想建構”,王時中教授闡述了“論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方法論前提”,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包大為闡述了“平等觀念、平等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孫亮闡述了“重審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語境中的‘勞動所有權’觀念”。
第四場主旨發(fā)言由包大為主持。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謝永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董鍵銘、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趙瑞林、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唐瑭、王立教授分別圍繞“沖動與自由:阿多諾的后康德道德哲學”“‘平等權利’的不平等分配與‘不平等權利’的平等分配——評《馬克思政治哲學視閾中的分配正義問題研究》”“論共同富裕與公平正義的辯證關系”“現(xiàn)代化道路探索與馬克思共同體理論演進”“平等與需要:兩種正義觀中的共同富?!边M行了闡釋。
第五場主旨發(fā)言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陳廣思主持。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飛圍繞“社會理性的哲學追問與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齊艷紅圍繞“馬克思平等觀視野下的共同富?!?、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徐峰圍繞“馬克思在何種意義上是一個平等主義者?”、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林青圍繞“社會主義的共同性原則與共同富?!?、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袁富民圍繞“農(nóng)民農(nóng)村共同富裕的政治哲學意蘊”展開論述。
第六場主旨發(fā)言由陳飛教授主持。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林釗、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藺慶春、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周陽、北京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謝金秀、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魏博分別以“馬克思與李斯特:一項政治哲學的考察”“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權力觀批判的內(nèi)在邏輯”“‘功利主義’是‘神話’還是‘意識形態(tài)’?從馬克思對啟蒙主義的批判出發(fā)”“需要與普遍財富——現(xiàn)代社會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三種方案”為主題進行分享。
第七場主旨發(fā)言由魏博主持。陳廣思副教授圍繞“《克羅茨納赫筆記》中Eigentum的基礎性決定地位是否表達了歷史唯物主義”、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朱梅圍繞“馬克思正義論與個體自由——基于以賽亞·伯林的解讀”、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項榮建圍繞“資本、生產(chǎn)力與共同富裕”、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潘玥斐圍繞“馬克思自由時間理論視域下的公平正義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杜添圍繞“政治哲學視域中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文明意蘊”展開討論。
會議閉幕式由王葎主持,王立對本次研討會進行總結。他指出,第一,共同富裕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為重要的議題之一,其中體現(xiàn)出來的理想理念是每個人都過上理想生活。與會專家圍繞共同富裕展開了全方位的探討,豐富并深化了對共同富裕的研究;第二,共同富裕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現(xiàn)實問題,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共同富裕在正義論研究中具有重大的原創(chuàng)性意義;第三,我們正在推進共同富裕的實現(xiàn),并在物質和精神層面享有這一過程中的發(fā)展成果。最后,王立對會議承辦方的辛勤工作表達了衷心感謝。